优秀作业
 
 
当前位置: 首页>>优秀作业>>地域博物馆设计>>正文
 
张泳渝-文博馆设计
2022-04-20 14:44  

    从场地分析开始,希望场地可以起到一个枢纽的作用,并且可以让建筑密度大的老城,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可以聚集。使生活在这里的人可以感受到空间节奏的变化。由于想达到两条主要马路的贯通,底层大面积架空。首层内缩形成骑楼的感受。广场设置在内侧,则是希望这个空间可以多一份安静,而非暴露在马路旁边。周围包裹着它的依然是老城的房子。建筑形体相对简单方正,而内部堆土却相对自然。同时下埋部分角落暴露,一是形式上让这个坡地和方正的建筑不会太过脱离,有一点几何的逻辑。二是使坡地的状态更丰富,使人们可以自发地产生更多有趣地行为。内部空间则用一条大楼梯贯穿了楼层。错层使内部空间稍微丰富,并减弱建筑很长带来的弊端。中空多在展厅内,与设想的展览形式(艺术装置展览)恰好符合。通高地展厅可以提供多个角度观看装置,并且有充足的位置可以提供参观者与装置的互动。材料方面,希望新与旧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采用了几种不同的材料运用到不同的建筑部位。例如将颜色较深的石材用于最底层,减弱底层的存在感,让建筑有悬浮的感觉等。总的来说,这个建筑不仅服务于当地居民。也为在立面的研究工作者和艺术家提供更亲近居民的条件,为参观者提供了老城中新与旧的生活方式的对比和思考。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校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邮编:510090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