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总书记与大学生(视频) 
 百年精神谱系 
 革命先驱 革命家 
 院士 科学家 
 红色建筑遗产 
 建筑学科关联性 
 相关工程案例 
 行业规范与标准 
 
 
当前位置: 首页>>课程思政>>院士 科学家>>正文
 
杨廷宝
2021-12-23 23:29  

一、 简介

杨廷宝(1901年10月2日~1982年12月23日),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1901年10月2日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现河南大学)英文科。1915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他的建筑设计和水彩画得到保尔·克芮和瓦尔特·道森的指导,学习成绩优异,1924年曾先后获得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艾默生奖一等奖。1926年,离美赴欧洲考察建筑。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先是关颂声,继而朱彬、杨廷宝、杨宽麟组成建筑事务所(其后梁衍、张镈等人也参加了一段时间)。杨廷宝是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他的作品都称基泰工程司而不计个人姓名)。

30年代后,转向上海、南京一带,足迹遍及全国许多城市,与赵深、陈植、童寯等3人合作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是当时有影响的建筑事务所之一。杨廷宝在事务所的工作至1949年止。1940年起,他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等职。

 

二、 人物生平

1901年2月,杨廷宝生于河南南阳。父亲杨鹤汀不但是同盟会会员,而且是教育家,他兴办公益,创办学校,开办工厂、农场,走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之路。杨廷宝的母亲知书达理、能书善画,生杨廷宝时因大出血去世,为此,杨廷宝一生都不过生日。

1906年,年方5岁的杨廷宝即入读私塾。在先生的教授下,先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家诗》,然后又读《诗经》、《论语》、《孟子》,每本书必从头背到尾,外加书写大小楷。杨廷宝十分厌恶死记硬背,渐渐产生了辍学思想。离开私塾的几年中,杨廷宝在家临摹书画、阅读诗词。

1910年,父亲送他到南阳城里一所小学读书,寓居在城中心联合街的一座四合院。

1911年,时为南阳同盟会负责人之一的杨鹤汀先生,组织革命武装,准备伺机起义。不料,机密泄露,杨鹤汀被清政府通缉。杨廷宝随家人星夜逃亡。

1912-1915年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读书(今河南大学)。

1912年2月,革命军光复南阳。其父杨鹤汀被推举为辛亥革命后首任南阳知府。3个月后,杨鹤汀因反对袁世凯而力辞知府。杨廷宝的父亲与南阳名士王圜白先生是很好的朋友,于是就让杨廷宝跟王先生学习。王先生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民国时期曾任河南通志馆协修,主编过地理志中的山脉水系。王先生在学业上给予杨廷宝很大的帮助,使杨廷宝对美术和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先生还是知名的武术高手,杨廷宝跟这位恩师学会不少健身之术。杨鹤汀先生见儿子大有长进,于是就想让儿子投考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1915年,河南留美预备学校由于经费拮据,要缩小规模,校方鼓励学生报考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当时,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已名扬神州,考试录取严格。首先是重点学校推荐,接着由省会设立的提学使与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派大员监考初试,最后省试录取生再赴京复试。这一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仅在河南分配7个录取名额。入读河南留美预备学校仅两年的杨廷宝,念念不忘“有志者事竟成”,“要学文化、学科学,要有一技之长”的父训,由校方推荐报考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初试揭晓,他名列全省考生第一;两个月后,北京再报,在河南录取的7名考生中,杨廷宝仍旧名列第一。

1921年秋,杨廷宝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仅两年半就学完了4年的课程。当时,美国经常搞建筑系学生设计方案评奖活动,杨廷宝以他精湛的作品获得1924年美国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艾默生设计竞赛一等奖。费城等地的几家地方报纸曾先后刊登过他的事迹和照片。他的两件设计作品还被选进《建筑设计原理》一书,这本书后来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国家大学建筑系的教材。

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1926年毕业后赴欧洲考察建筑。

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为建筑设计方面的主要负责人,在事务所的工作直至1949年止。

1932年,回国后的杨廷宝受聘于北平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和主持古建筑的修缮工作。

1936年9月,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三期发表了《郑汴古建筑游览纪录》,文中详细介绍了开封铁塔、繁塔等古建筑。这个时期他还在开封设计了天主教修女院(现开封宾馆内2号楼)。该建筑中西合璧,做工细腻、装饰精美。

1940年,受刘敦桢之聘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专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2年,南京大学院系调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基础成立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东南大学),杨廷宝出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兼系主任。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

1959年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1979年兼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所长。同年任江苏省副省长。

1982年12月23日在南京逝世。

 

三、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我国近代建筑设计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在创造具有我国特色的建筑风格上,做出了重大贡献。50多年来,完成了100多项各种类型的建筑工程设计。在设计工作中,主张博采各家之长,兼容并蓄,勇于创新,注重因地制宜,强调符合国情。设计作品具有稳健、凝重、严谨、庄重的风格。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才培养

杨廷宝先生长期致力于建筑学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人才。

他治学严谨,不尚空谈,认为一切空话,好高骛远,都是学者的大忌,他身体力行,教育青年做实干家。在建筑设计改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乐于教人,先听学生的设计思路,然后认真地、细致地顺着你的构思改图,以达到设计要求。他不强加于人,要学生照抄老师改的图,他认为那种硬抄的办法是难以做到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设计中他特别强调多方案比较和快捷草图的练习,并认为要培养学生有广博的知识。他认为建筑师不同于一般艺术家,建筑师的创作必须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没有广泛的社会和科学技术知识,没有勤于学习、勤于观察和分析的工作态度是不行的。

在建筑教学中,他十分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的练习要求很严,一丝不苟。在学习方法上,他十分强调调查、测绘、观察工作。他常说:“资料的积累是建筑创作的源泉。”又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他善于观察、分析建筑作品。他常结合实际工程设计讲授工程经验,他到过许多国家和城市,总以自己的所见,经验的小结告诫学生学习要十分注重务实。每次出差,他都不停地测绘、素描、了解和研究城市的发展史,记载地方的生产和风土人情。几十年如一日,他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知识,养成深入分析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他们有的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如吴良镛、戴念慈等;有的成为国家的建筑设计专家和著名教授,这也正是杨廷宝等一代宗师对祖国作出的极大贡献。

主要作品

50年代初期,北京和平宾馆的设计,在他主持、倡导、参与下,同有关建筑设计院协作,建成了一批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如徐州淮海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京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工程建筑、南京民航候机楼等。对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等工程,他都参与了方案和建议,代表中国建筑界积极工作,为祖国获得荣誉。和梁思成被称为“南杨北梁”。

30年代初,北平地区一些重要古建筑维修工程委托基泰工程司主持,如北平天坛、祈年殿、国子监等,30年代初期,他所设计的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就已作出了合理功能布局,协调的建筑体型,统一的比例和尺度,并具有中国的建筑风格。

荣誉表彰

1924年美国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艾默生设计竞赛一等奖。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 人物评价

杨廷宝是中国著名老一辈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他为了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勤奋工作直到病倒的前一个月,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志不已”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回顾历史,幢幢建筑像是刻在大地上的印记。岁月的消逝,时代的变迁,有的印记消失了,有的留下来。历史就是这么一幅不停地变动着的图景。杨廷宝的建筑作品,是刻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印记,时光在消逝,建筑却闪烁着它自己的光彩。

杨廷宝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其多方面的探索经历和实践中包含着他自己的建筑观和风格。通过他和他的同事以及学生们的长期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建筑格调。他主张对中外古今的建筑特点兼收并蓄,在设计中要量体裁衣,切合实际,照顾全局,结合自然;他主张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他不喜欢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风格,他鄙薄脱离实际,不顾具体经济技术条件的空谈。他的设计风格稳健、严谨、精致大方。建筑风格是和一个人内在涵养相联系,而这种涵养,又来自多年的经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广博的知识,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从杨廷宝20年代至今几十年中的建筑创作道路中,可以发现他的创作道路俨然是一部中国60年来建筑创作历史的注解。他的作品有古有今,或古今结合;有中有西,或中西合璧,杨廷宝和中国其他几位杰出的第一代建筑师一样,其贡献不在于倡导了现成的学派,而在于坚持了严谨的现实主义探索精神,努力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探索自己的道路。在艰巨的历程中,他们尽可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和工作任务对他们的要求,尽心创作,并不断充实自己,力图在不同要求和有限的条件下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这就是他最大的贡献和学术观点之所在。

关闭窗口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校地址: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邮编:510090      粤ICP备05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