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校前区规划以“校城共生、人车分流、绿化共享”的概念,校园文化中心的改造设计同样遵循此概念。校城公园内起坡的廊道充当外部交通的主力,环绕整个校园文化中心的外部,并设置多个高差起伏的平台与之呼应,将多个体块有机连接,形成组合式院落建筑。参考空间体积法,在不同功能层高不同的基础上利用交通对空间与功能做出不同的处理。
建筑内部保留原有柱网,部分原建筑扩张部分使用添加新柱网的方式与建筑连接,不使用原有柱网承担新建面积的荷载。功能分区明显,以不同层以及不同体块划分功能。
建筑外墙使用清水砖,并采用单层落地窗,缝合了校园的肌理,别致而不突兀。屋面利用斜天窗以及屋顶绿化降低建筑能耗,在原有南面建筑遮挡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采光。
